
更多地了解現存物種的形態和功能有助於預測滅絕物種的食性,比如哈斯特鷹。鳴謝:uux.cn/PLoS Biol。2005/CC增加2.5%
(神秘的地球uux.cn)據自然曆史博物館(艾瑪·卡頓):禿鷲頭骨形狀的變化被發現與每一個物種吃屍體的首選方法相一致。
更多地了解現存物種的形式和功能有助於科學家更多地了解滅絕鳥類的行為,如巨型哈斯特鷹。
禿鷲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是唯一需要腐肉才能生存的脊椎動物。
這些鳥因此適應了高度專業化的飲食,這反映在它們的身體和行為上。
盡管禿鷲通常被歸為食腐動物的單一類別,但一項新的研究旨在觀察頭骨形狀是否因禿鷲如何進食屍體而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比較了22種活著的禿鷲物種的頭骨,發現頭骨形狀可以準確預測特定物種采用的首選進食策略。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動物學雜誌》上。
該研究的合著者、博物館科學家安德魯·納普博士說:“動物身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它們如何生活的重要信息。”
“頭骨真的很重要,因為那裏聚集了太多東西。它容納了大腦、口飼器官、牙齒和感覺器官。這個區域包含了很多信息,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動物的事情。”
“我們可以用現存的物種來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可能會影響他們頭骨的進化,然後我們可以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滅絕的物種上。”
不同種類的禿鷲是如何覓食的?
現存的禿鷲有23種,分為兩個不同的家族。非洲-歐亞禿鷲屬於鷹科,其中還包括金雕和普通禿鷲。第二類是北美兀鷲科的兀鷲,包括加利福尼亞禿鷲。
盡管這兩個群體完全獨立進化,但觀察到這些家族中不同的禿鷲物種更喜歡屍體的特定部分。這些可以分為三類:rippers,gulpers和scrappers。
撕裂者通常喜歡像皮膚和肌腱這樣真正堅韌的材料。吞咽者吃柔軟的內髒,如腸和其他內髒,而刮削者會吃剩下的部分。
屍體不同部位的特殊化使得多種禿鷲能夠共存並一起進化,而不是為了同一種食物而競爭。因此,它們的形態已經適應了這些不同的行為。
鳥類頭骨長期以來一直是適應性進化的一個例子,不同的鳥喙非常適合各種飲食。典型的例子是達爾文雀,它們的喙都進化出了不同的形狀和大小,這取決於它們生活的地方和可以獲得的食物。
然而,鳥類的飲食還不足以解釋大部分喙的形狀變化。
“我們總是認為飲食是決定鳥喙進化的因素,”安德魯解釋道。
“但是當你觀察所有的鳥類時,飲食實際上根本不能很好地解釋形狀。這是因為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來實現同樣的飲食。”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隻食肉鳥,你可能會吞下整隻獵物,或者隻是撕下一大塊。當你廣泛觀察不同物種時,你會發現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同一個問題。”
禿鷲頭骨是如何根據進食策略而不同的?
研究人員發現,不同頭骨形狀的禿鷲整齊地分為三組,這三組符合三種不同的進食策略。
那些被歸類為“撕裂者”的往往有一個更寬的頭骨和一個更堅固的喙,用來從屍體上撕扯更堅韌的組織。“刮削者”有最細長的喙,反映了拾取屍體周圍殘餘物質的小碎片所必需的精確度。
但在這三組中,“吞咽者”的頭骨最窄,喙相對最長,非常適合插入並在屍體內部活動,以消耗內部軟組織。
研究人員還觀察了八隻大小和範圍相似的非禿鷲迅猛龍的頭骨。與禿鷲相比,這些鳥的頭骨在形狀上更相似,多樣性也更低。
然後,他們進行了一項分析,看看他們能否僅根據頭骨的形狀,排除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等因素,預測一個物種可能屬於哪個飲食類別。然後將這些結果與觀察到的鳥類進食行為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該分析在預測這些不同禿鷲的飲食類別或頭骨是否屬於非禿鷲猛禽方麵有100%的成功率。
該分析還被用於確定滅絕鳥類的進食方式,如在加利福尼亞州拉布雷亞焦油坑發現的名為布雷加普斯·克拉克的古代禿鷲。這個物種的頭骨形狀被發現很適合“gulper”類別,這表明這種滅絕的鳥類可能以猛獁象和地懶等動物的柔軟內髒為食。
研究人員還觀察了哈斯特鷹,這是一種滅絕於大約600年前的新西蘭巨鷹。盡管該物種此前被認為類似於禿鷲,但該模型預測它是一種食肉鳥類,而不是食腐動物,這與它們捕食不會飛的恐鳥的理論相符。
安德魯說:“為了估計滅絕物種的行為,我認為你真的必須對活著的動物有很好的了解。”
“禿鷲通常被歸為一類——食腐動物。但我們通過將它們分成這些組得到了更好的結果,這可以用來幫助預測滅絕動物的行為。”
“很難將任何行為方式歸因於滅絕的動物,但我認為,隨著對生物的良好理解和證明,我們可以相信,當應用於過去的物種時,它也會起作用。”